1.管道:由管道組成件和管道支承件組成,用以輸送、分配、混合、分離、排放、計量、控制或制止流體流動的管子、管件、法蘭、螺栓連接、墊片、閥門和其它組成件或受壓部件的裝配總成。
2.管道組成件:用于連接或裝配管道的元件。它包括管子、管件、法蘭、墊片、緊固件、閥門以及膨脹接頭、撓性接頭、耐壓軟管、疏水器、過濾器和分離器等。
3.長輸管道:產地、儲存庫、使用單位間的用于輸送商品介質的管道。
4.公用管道:城市或鄉鎮范圍內的用于公用事業或民用的燃氣管道和熱力管道。
5.工業管道:企業、事業單位所屬的用于輸送工藝介質的工藝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它輔助管道。
6.管道支承件:管道安裝件和附著件的總稱。
7.安裝件:將負荷從管子或管道附著件上傳遞到支承結構或設備上的元件。包括吊桿、彈簧支吊架、斜拉桿、平衡錘、松緊螺栓、支撐桿、鏈條、導軌、錨固件、鞍座、墊片、滾柱、托座和滑動支架等。
8.附著件:用焊接、螺栓連結或夾緊等方法附裝在管子上的零件。它包括管吊、吊(支)耳、圓環、夾子、吊夾、緊固夾板和裙式管座等。
9.劇毒流體:如有極少量這類物質泄漏到環境中,被人吸入或與人體接觸,即使迅速治療,也能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和難以治療的后果的物質。相當于現行國家標準《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中Ⅰ級危害程度的毒物,如汞、苯、砷化氫、氯乙烯、氰化氫等,最高允許濃度≤0.1mg/m3。
10.有毒流體:指某種物質一旦泄漏,被人吸入或與人體接觸,若治療及時,不至于對人體造成不易恢復的危害。相當于現行國家標準《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中Ⅱ級及以下危害程度的毒物,如甲醛、乙醚、氨水等。
11.易燃流體:指閃點低于環境溫度的液體。如汽油、乙醇、丙酮等。
12.腐蝕性流體:指能灼傷人體組織并能對管材造成損壞的流體。如HNO3、H2SO4等。
13.可燃流體:指閃點高于45℃的流體(氣體或可氣化的液體,它在生產操作條件下,可以點燃和連續燃燒),如-35#輕柴油、重柴油、變壓器油、甘油等。
14.易燃流體:指閃點低于45℃的液體,如原油、乙醚、液化石油氣等。
15.熱彎:溫度高于金屬臨界點Ac1時的彎管操作。
16.冷彎:溫度低于金屬臨界點Ac1時的彎管操作。
17.金屬臨界點:鐵碳合金相圖中各種組織的轉變溫度。
18.熱態緊固:防止管道在工作溫度下,因受熱膨脹招致可拆連接處泄漏進行的緊固操作。熱態緊固起始溫度為大于250℃。
19.冷態緊固:防止管道在工作溫度下,因冷縮招致可拆卸處泄漏而進行的緊固操作。冷態緊固起始溫度為≤-20℃。
20.低溫:溫度≤-29℃,高溫:溫度≥400℃。
21.真空:壓力P>0MPa
低壓:0MPa<P≤1.6MPa
中壓:1.6MPa<P≤10MPa
高壓:P>10MPa
22.非合金鋼、低合金鋼、合金鋼中主要合金元素的界限值
合金元素 | 合金元素規定含量界限(%) | ||
非合金元素 | 低合金鋼 | 合金鋼 | |
Mn | <1.00 | 1.00~1.40 | ≥1.40 |
Si | <0.5 | 0.50~0.90 | ≥0.90 |
Cu | <0.10 | 0.10~0.50 | ≥0.50 |
Cr | <0.30 | 0.30~0.50 | ≥0.50 |
Ni | <0.30 | 0.30~0.50 | ≥0.50 |
Mo | <0.05 | 0.05~0.10 | ≥0.10 |
Nb | <0.02 | 0.02~0.06 | ≥0.06 |
Ti | <0.05 | 0.05~0.13 | ≥0.13 |
V | <0.04 | 0.04~0.12 | ≥0.12 |
Zr | <0.05 | 0.05~0.12 | ≥0.12 |
注:1.當Cr、Cu、Mo、Ni四元素中兩種、三種或四種元素同時規定在鋼中時,對于低合金鋼應同時考慮這些元素中每種元素的規定含量,所有這些元素的規定含量總和應不大于規定的兩種、三種或四種元素中每種元素最高界限值總和的70%;如果這些元素的規定含量總和大于規定的元素中每種元素最高界限值總和的70%,即使這些元素每種元素的規定含量低于規定的最高界限值,也應劃入合金鋼。
2.上述原則也適用于Nb、Ti、V、Zr四種元素。
23.壓力試驗:以液體或氣體為介質,對管道逐步加壓,達到規定的壓力,以檢驗管道強度和嚴密性試的試驗。(①介質不流動;②逐步加壓;③有定值)
24.泄漏性試驗:以氣體為介質,在設計壓力下,采用發泡劑、顯色劑、氣體分子感測儀或其它專門手段檢查管道系統中泄漏點的試驗。
25.單線圖:將每條管道按照軸測投影的繪制方法,畫成以單線表示的管道空視圖。圖上標明:介質流向、焊縫位置及其編號、固定口/轉動口、焊工鋼印號、管線標高、長度、無損檢測編號及類別、返修后的結果、強度試驗結果;在圖的右下角標出:工程名稱、分部分項名稱、管號(管道系統號)、管道規格、材質、介質名稱、設計壓力與溫度等。
26.無塑性轉變溫度(NDT):每種材料都有一個無塑性轉變溫度(NDT)。高于這個溫度時,斷裂時塑性的;低于這個溫度時,斷裂時脆性的。液壓實驗的環境和液體溫度必須高于材料的NDT約33℃,且不低于5℃.如Q235C的NDT為-10℃,16Mn的NDT值為-20℃,15MnV的NDT為-15℃.
27.蠕變:蠕變是材料在高溫條件下承受不變的載荷作用,變形隨時間不斷緩慢地增長的現象。它是不可恢復的塑性變形,在室溫下也有,只是在超過某一溫度時才明顯。碳素鋼這首歌溫度為350℃。
28.彈性敷設: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產生彈性變形,利用這種變形改變管道走向或適應高程變化的管道敷設方式。
29.清管系統:為清除管內凝聚物或沉積物的全套設備,其中包括清管器、清管器收發筒、清管器指示器及清管器示蹤儀等。
30.管輸氣體:通過管道輸送至用戶的天然氣和人工煤氣。
31.輸氣站:輸氣管道工程中各類工藝站場的總稱。一般包括暑期首站、輸氣末站、壓氣站、氣體接收站和氣體分輸站等站場。
32.氣體接收站:在輸氣管道沿線,為接受輸氣支線來氣而設置的站,一般具有分離、調壓、計量、清管等功能。
33.氣體分輸站:在輸氣管道沿線,為分輸氣體至用戶而設置的站,一般具有分離、調壓、計量、清管等功能。
34.壓氣站:在輸氣管道沿線,為用壓縮機對管輸氣體增壓設置的站。
35.水露點:氣體在一定壓力下析出第一滴水時的溫度。
36.烴露點:氣體在一定壓力下析出第一滴液態烴時的溫度。
37.轉角樁:表示管道干線水平或縱向轉角位置與主要變化參數的設施。
38.穿(跨)越樁:表示管道干線穿(跨)越鐵路、公路、河渠處管道主要變化參數的設施。
39.交叉樁:表示管道干線與其它建(構)筑物發生交叉位置及相互關系參數的設施。
40.結構樁:表示管道干線管體或防護結構發生變化位置與變化特征的設施。
41.設施樁:表示管道干線附屬設施位置與主要特征的設施。
42.里程樁:表示管道長度沿線每千米設置的樁。
43.駐點:兩側為活動端的直埋直線管線,當管道溫度變化且全線管道產生朝向兩端或背向兩端的熱位移,管道中位移為零的點。
44.活動端:官道上安裝套筒、波紋管、彎管等能補償熱位移的部位。
45.錨固點:管道溫度變化時,直埋直線管道產生熱位移管段和不產生熱位移管段的自然分界點。
46.錨固段:在管道溫度發生變化時,不產生熱位移的直埋管段。
47.過渡段:一端固定(指固定點或駐點或錨固點),另一端為活動端,當管道溫度變化時,能產生熱位移的直埋管線。
48.屈服溫差:管道在伸縮完全受阻的工作狀態下,鋼管管壁開始屈服時的工作溫度與安裝溫度之差。
49.絕熱:保溫盒保冷的統稱。
50.絕熱層:對維護介質溫度穩定起主要作用的絕熱材料及其制品。
51.絕熱結構:由絕熱層、防潮層、保護層等組成的結構綜合體。
52.經濟厚度:絕熱后,年散熱損失所花費的費用和絕熱工程投資的年攤銷費用之和為最小值時的計算厚度。
53.絕熱材料的允許使用溫度:絕熱材料及其制品在長期運行時,材料沒有變形、熔化、焦化、疏脆、松散、失強等現象的溫度。
54.冷橋:埋在保冷層中,導熱系數很大,以致引起冷量大量流失的部件。
55.絕熱材料的平均溫度:絕熱材料在使用環境下,其絕熱層內表面溫度與絕熱層外表面溫度的平均值。
56.流體輸送管道:系指設計單位在綜合考慮了流體性質、操作條件以及其它構成管理設計等基礎因素后,在設計文件中所規定的輸送各種流體的管道。流體可分為劇毒流體、有毒流體、可燃流體、非可燃流體和無毒流體。
57.100%射線照相檢驗:對指定的管道中,對某一規定百分比的環向對接焊縫所作的全圓周射線檢驗和對縱向焊縫所作的全長度射線檢驗。
58.自由管段:在管道預制加工前,按照但線圖選擇確定的可以先行加工的管段。
59.封閉管段:在管道預制加工前,按照單線圖選擇確定的、經實測安裝尺寸后再行加工的管段。
60.公稱壓力:管道組成件的公稱壓力是指與其機械強度有關的設計給定的壓力,它一般表示管道組成件在規定溫度下的最大需用壓力。
61.公稱直徑:表示管子、管件等管道器材元件的名義上的直徑,同一公稱直徑的管子采用不同的標準體系,外經則可能有些差異。對于同一標準、同一工程壓力和同一公稱直徑的管子和法蘭連接尺寸相同。
62.壓力管道:是指生產、生活中廣發啊使用的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等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壓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于輸送氣體或液體的管狀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壓)的氣體、液化氣體、蒸汽介質或者可燃、易燃、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于25mm的管道。
63.壓力管道的特點:壓力管道是一個系統,相互關聯,相互影響;長徑比大,易失穩,管道內流體流動狀態復雜,工作條件變化頻率高;管道組成件和管道支承件的種類繁多,各種材料各有特點和具體技術要求,材料選用復雜;管道上的可能泄漏點多;壓力管道種類多、數量大,設計、制造、安裝、檢驗、應用管理環節多。